close

題目:反戰,從一種社會運動變成現代人的普世價值,反戰者主張:反對一切在衝突中訴諸武力的行為。然而,面對武力威脅時,也有人主張用武力來反對武力,也就是以戰反戰。請以條列方式,回答以下問題: 

(一)參考下列資料,說明你對「反戰」的定義。(占7分) 

(二)你同意「以戰反戰」嗎?請申論之(占18分) 

A.《戰爭論》一書作者克勞塞維茨,身兼普魯士軍人和教育家,他認為戰爭是涉及雙方的鬥爭,這種鬥爭同時包括精神力量及物質力量,而「消滅敵人」並不僅止於摧毀對方的物質力量,更重要的是對方的精神力量。此外,防禦是一種更強的作戰形式,它可以擁有地利的優勢,還可以取得民眾的支持。

B.中國解放軍喬良,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大校王湘穗在《超限戰》一書指出,先有思想的超越,才有行動的超越。超限戰可以收到與傳統戰爭一樣的效果,它超越了武器與非武器、軍人與非軍人、戰場與非戰場,乃至國家與非國家的界線。因此戰爭無所不在,包括經濟、駭客、媒體、國際法等等,都是戰爭出現的新形式。

C.《孫子兵法火攻第十二》:「明主慮之,良將修之,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攻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主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

D.奧地利哲學家波普爾表示,自己曾是一個和平主義者,但二次世界大戰前,英國首相張伯倫姑息了德國納粹的行為;一九九零年代發生南斯拉夫內戰、波斯尼亞大屠殺等,讓他改變想法:「我們已經學到教訓,知道維護和平必須以武器做為靠山,就像警察必須配戴武器,才能維護社會治安一樣。」波普爾認為,在一個充滿原子彈的世界裡,勸他人放下武器只是一種虛無主義罷了。#題目為天母書院版權所有

 

※作答:

(一)

    引文A中提到戰爭的形式是雙方精神以及物質力量的鬥爭。引文B則是提到戰爭的形式不限於武力上的衝突,也包括軍人、戰場及國家等範圍。而依據引文C和引文D,反戰的方式是「以備戰反戰」。所以,反戰就是反對任何形式的精神及物質上的衝突。

(二)

我不同意「以戰反戰」,因為以戰反戰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的想法。備戰以某種形式來說,其實就是在降低其他國家的精神力量,備戰之所以能達到降低武力衝突發生的頻率,就是因為對敵人精神上的攻擊,讓他們畏懼,若是跟這個國家發生武裝衝突,可能會造成自身國力的耗損。

所以我認為反戰其實並不只是一種個人的思想,而是雙方以至於全世界的共通想法。就像是一些人所認為,反戰不等於投降,但是若雙方都放棄進行戰爭,那就不存在戰勝、戰敗的概念了,所以反戰僅靠單方面是無法達成的,而是需要雙方互相配合。

    這樣的反擊看似在現今的世界是無法達成的。戰爭爆發的原因,多半是基於一方的利益,而在這樣的情況下達成反戰是非常困難的。不過反戰的定義會因戰爭定義的改變而改變,在這裡提到的戰爭是「任何形式精神上或物質上的衝突」,涵蓋的範圍非常廣,自然就會使反戰更難以達成。

#無痛學作文

/tmp/phpoN62tv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天母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