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剛出生還是個小嬰兒的時候,全身皮膚完美無瑕。但是,在一個暑假期間的假日,我在我們社區的大空地打棒球,準備要完美接下這顆高飛球,沒想到在跑步的時候,一個不小心就絆到了石頭,跌倒在地板上,也因而在我的膝蓋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疤痕。
  疤痕記錄了生命中的特殊時刻,當時,我的傷口血液如雨點般在空中紛飛,就像豔紅的番茄果汁,也佈滿了許多小石子,為了怕小石子的細菌感染了膝蓋的傷口,所以我趕快跑去洗手台清洗傷口。
  經過了三個月,我的傷口終於癒合了,我也可以繼續像以前一樣活動自己膝蓋的關節,也可以毫無顧忌的運動了。我覺得跌倒不會怎麼樣,這也是人生的一部分,每一個人都會受傷,所以受傷後不要灰心,要重新爬起來。
  疤痕是一種榮譽,我們應該把這些疤痕累積起來成為自己的回憶,帶著這些傷疤,繼續往前邁進。

1疤痕的故事鈞翔  


天母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類的情緒形形色色,猶如畫布上的各種繽紛色彩,如果生氣是紅色,快樂就是綠色,沮喪是藍色,恐懼就是灰色,每個人都有情緒,只要學會控制它,對你一輩子都有幫助,使你不再意氣用事,做出令人遺憾的事。
  我之前因為搶別人的東西,所以他就打我,我一時情緒爆發,怒氣就像一輛失速列車,從腳底直衝頭頂,彷彿出軌了,我抬起椅子,往他那邊敲,他瞬間暴哭,我當時嚇了一大跳,心臟噗通噗通的狂跳著。
  這時,老師走了過來,他的表情很嚴肅,雙眼盯著我看,有如裡面住了一隻可怕的妖怪,他開口說話,問我過程,我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他就對我大叫,這時的我,發現怒氣消失得無影無蹤。
  人類是萬物之靈,但是很容易被情緒控制,所以我們要用理智的韁繩綁住它,才不會成為失控的人。

17我如何控制情緒李求家  


天母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明:擴寫杜牧詩作《清明》

  大家提著大包小包往山上走去,天上的烏雲開始颳起一陣陣悲傷又淒涼的風,下起若隱若現如髮絲般的綿綿細雨,街上的各戶人家,都將正在晒的衣服、棉被收下來,準備迎接這個重要的節日,連平常最愛笑的妹妹,也收起笑容,拿著祭品去掃墓。
  在清明節的路上,每個人手上都拿著一袋袋重重又豐富的祭品,準備開車到墓園,抵達後,每個人都帶著沉重的腳步下車,走上有著散亂腳印的蜿蜒小徑,放眼望去,墓園裡充滿老老少少,每個人都虔心祈禱,希望祖先喜歡他們帶來的祭品。
  在掃完墓後,我們一家人就回台北吃好吃的,紓解壓力,祭祖完後,我的心情變得開心舒暢,內心變得一片澄淨,如果祖先知道我們現在的家庭和樂融融,也一定會感到開心又驕傲,我希望祖先在天上,也可以過得幸福快樂。
  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以及家族團員的日子,生為後代子孫的我們,應該做好我們的本份,努力守護住在天上的祖先。

2二十一世紀的清明詩揚為萱  說明:


天母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就是不喜歡勞動,但「流水不長蟲,滾石不生苔」,能走路就要走路,能運動就要運動。付出勞力就會得到回報,以前被你幫助過的人,也會在你非常需要幫忙時,回來幫助你。
  小孩可以付出勞力的地方很多,做家事是最基本的,媽媽說我第一次幫忙分擔家事,是在我四歲的時候,我幫忙掃地,更正確來說應該是控制掃地機。我只要坐在沙發上,拿著像電視遙控器的東西亂按一通,掃地機就會跟著我的指示,在原地繞圈圈。
  雖然我那次什麼都沒做好,但媽媽還是大大的誇獎了我,我還得到了酬勞。但我做了很多次後,酬勞就減少了,於是我換做其他的家事,酬勞又增加了。就這樣,每次都必須想出新的打工方式,才能持續得到酬勞。
  勞動也是一種學習,透過勞動,才懂得惜福。酬勞也是不可缺少的,少了酬勞,就沒有了繼續做下去的動力,而酬勞不一定是金錢,有可能是內心的成就感呢!

12我付出的勞力林穆怡  


天母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狂風肆虐後,承受住的是柔韌矮弱的小草;歲月折騰後,剛堅的齒顎逐漸凋零,能屈能伸的舌頭則依然活躍;水隨境遇變化自如,礦岩終遭水的貫穿,得見老子「弱之勝強」。自負的人樹大招風,謙卑的人備受愛戴,能正視自我缺陷的謙卑之人,便是李安導演推崇的真誠。
  當球飛過桌面落至地面後,雷聲似的歡呼聲敲擊我的心頭,看著對手喜悅的相擁,失敗的寒酸氣味隨著眼前的景象襲面而來,我的胸口蒙上一層陰鬱,隔天我以些微差距落敗,最後那位對手獲得亞軍。此後的一個月我無法拾起球拍,勤奮訓練堆砌出的信心徹底被擊潰,我因落敗感到沮喪,更因無法接受挫敗的自己感到憤恨。
  一個月內我不斷詢問自己,僅僅一次失敗就變得一蹶不振?過去曾經歷無數敗北經驗,現在卻脆弱得承受不住打擊?經過時間的沉澱,我慢慢拿回球拍,可是總會自暴自棄的胡亂揮拍,甚至一提到對手,內心便燃起一陣憎惡,燒得我四肢微顫,且更坦白的展現出自己的軟弱。事隔半年,現在我試著淡忘那次回憶,重新參加比賽,也能與當初的對手交談,即使心中冒出一抹不快,也是旋即而消。
  我認為現在的我並沒有完全放下,我仍然會躲避當時的回憶,我憎惡失敗,但是更不原諒輕易被擊倒的脆弱的自己,現在我得以書寫出我的挫敗算是一大成長,等我克服痛苦的回憶後,將蛻變得更加堅強。原來,脆弱使我找回更強大的自己。

銳山脆弱的時刻  


天母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在世,只要不是如陶淵明般隱居於深山老林之中,就得要承受各種規定的束縛,像是風俗習慣、倫理道德、法律規範等等,其中只有法律規範是必須遵守的,但往往是法律之外的規定最能控制住人的言行舉止,原因無它,就是單純的「耳濡目染」造就了這一切,因此我認為「說一動做一動」是最特別的規定,很多事端都因此而起。
  這項規定最特別的原因在於它非常死板。它會使人沒有主見,只會亦步亦趨的活在他人的遮蔭之下,也不能成大事,還有可能學到錯的、過時的乃至壞的,且依樣畫葫蘆,之後又再把這些東西持續傳下去,知識也會一點一點的散佚,終至無物可授。
  而且這種情況會形成封閉圈,使人排斥和自己所學不合的「異說」,人們也不會去探索新知,只知不斷的複誦前人努力的成果,認為這已經是一切,因此一直深信不疑,使自己一直退化,終至愚昧。
  規定原意是使人安全才訂立的,但時至今日,人自私自利,只要侵害己利的規定就廢止,利己者才通過,使很多的規定根本是多餘的,如果仍遵循之,有朝一日必定會導致自滅。

34092177_1902299219802208_3857077178101399552_n  


天母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人的口頭禪都是「快、快、快」,想要快點做完任何事。每個人的生活步調都十分緊張,而少部分的人則選擇凡都慢慢來,一如古人說的「欲速則不達」,當你越想要去完成一件事,但是你越心急,反而無法專注,順利將事情完成。
  而我也不例外,在我小三升小四要轉學的那一天,老師告訴我一句話:「做事情不要當第一,但是考試時,一定要當第一名。」我想了很久,才明白老師的意思。現在的我,在考試時總會特別謹慎寫完考卷,有時我想交卷時,我就會想起老師說的話,再三檢查考卷內容。
  龜兔賽跑這個故事,大家都聽過,烏龜就是慢慢來,奪得了勝利,而兔子就是太過於驕縱,所以才輸了比賽。烏龜是最好的範例,牠的「慢慢來」,將勝利拿回手中,所以事情如果慢慢來,不僅僅可以順利完成,還可以做得更好。
  做事情慢慢來,可以達到老師、大人的標準,才不用一直修改,這樣不僅可以很快就做完,還可以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慢慢來或許真的比較快呢!

潘004  


天母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年來,針對人工智慧的各類想法被喧吵得沸沸揚揚,其中比例占最多的便為「人工智慧將會促使人類滅亡」,但此些只為人類以現有的知識和價值觀為基礎,並在其之上建立種種對未來世界的想法,為此,此些觀點是否真的準確?且在現世這種資訊混雜的時代,錯誤資訊層出不窮,大眾認定的「正確」,不見得是錯誤。
  以現今的科技,「機器人」與「人工智慧」早已潛藏在你我的生活之中,曾經有項報告指出,現今的電腦,若換算成人類年齡,大約為嬰幼兒時期,但在此嬰幼兒時期的「機器人」便可以帶給你我如今的便利生活,從電子地圖上的最佳路徑,再到國外的著名醫療機器人——達文西,都使人類生活產生大躍進。然而,仔細想想,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的形成,其實不過是將人們生活大數據分析後的各類結果,統整後,再行動的一個物品。
  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最大的弊點便為,若遭遇到突發狀況,便難以繼續執行,原因便為——數據庫並無此項數據,為此,若將此情形放到外科手術上,極有可能中途當機,停止工作,損失一條性命。
  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的發展仍需加強,但總和上述論點大多為利大於弊,因此,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的發展實為人類之福。 

 

 人工智慧的看法  


天母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上學時總會經過一家雜貨店,不過我一直都沒有進去過,在學校放學回家去補習班的路上,我又經過那家店,我決定走了進去,看見店內有五花八門的商品井然有序陳列在貨架上,記者看中了一個小小的冰櫃,裡面有各式各樣的冰品,我和同學一人拿了一支冰棒,老闆用便宜的價錢把冰賣給我們。

  還沒有走出店外,就有人跌倒了,手中的冰一時沒拿好,飛了出去,冰不小心撒到門口的商品,老闆不但沒有生氣,還拿出一支新冰棒給她,真好。
  這家店的擺設很特別,商品陳列的方式和彩虹一樣,是由上到下依照彩虹的顏色擺放,從玻璃櫥窗看過去,讓人很想走進去一探究竟,它風格獨特的外觀,吸引了很多路過的客人。
  老闆對待客人,就像在對待自己的家人,熱情的招呼宛如冬陽,令人倍感溫馨,這家充滿人情味的雜貨店,讓人不知不覺中成為了它的忠實顧客。

金  

 


天母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手上有一個疤痕,它有一點深、黑黑的,這一個疤痕烙印在我的腦海裡,這個疤痕是在三年級,我在上美勞課用剪刀不小心剪到我的手,沒想到竟在手上留下了一個深深的傷口,成為生命中不可抹滅的疤痕。
  這個疤痕在右手食指的第二指節,我輕撫疤痕,發現觸感凹凸不平,外形呈現長方形的形狀,大概長兩公分、寬六公分,就像是細菌的小戰場,細菌們在裡面打架後所留下的痕跡。
  回到家,媽媽一看到了我的傷口感覺比我還痛,俗話說:「傷在兒身,痛在娘心。」媽媽看起來很心疼,讓我也覺得很不好意思,居然讓媽媽擔心了。
  曾子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我們都應該珍惜自己的身體,不讓父母為我們擔心。我以後使用剪刀一定要非常的小心,不會再受傷了。

9疤痕的故事張秦瑜  


天母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