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並不是冷血動物,我們的身體充滿了熱血,除此之外,熱血也存在精神之中,當我們專注、投入在某件事上,就是一個充滿熱血的人,我對於空的筆芯盒和漫畫非常熱血,我喜歡收集它們,它們總是能勾起我滿滿的好奇心,令我興奮不已。

當我買到膠帶時,我會把收集的空筆芯盒用膠帶捆起來,並測試它的攻擊力和防禦力強不強,然後再和同學於書桌上決一勝負,只要把對方從桌上打到地上就贏了。我喜歡收集空筆芯盒,因為可以利用膠帶改造空筆芯盒的外型,並和別人決鬥,非常好玩又有趣。

我也喜歡旅遊,在每一次的旅行中,我會在一些比較特別的地方,專心享受當下的喜悅和感受。有一次暑假,我們全家一起去台東玩,再坐船去綠島,船在海上漂盪時,我一點都不會感到頭暈,彷彿我天生就是航海員。一到綠島,參與了浮潛活動,我在水裡看到了眾多五彩繽紛的熱帶魚和珊瑚礁,真是大開眼界。在這次的旅行中,我體驗了不少有趣的活動,非常開心。雖然水母衣穿起來非常的不舒服,但是能看到這麼多豐富的魚類和海底生態,非常值得,令我一再回味。

    熱血可以讓人感到愉悅,雖然筆芯盒和旅遊會佔用我的時間,但是我卻得到了難以言喻的快樂和滿足。

/tmp/phpQMNfxy  


天母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測國寫 #天母書院師資群作品

題目:「學生應不應該穿制服」是一個常見的校園議題,主張應該穿制服之論點如下:學生服裝相同,可幫助學生融入群體;培養對學校的認同感;避免學生奇裝異服;避免學生分心於穿著打扮;保護經濟弱勢生;是未來進入社會的事前訓練(如穿制服的護理師);掌握學生出勤狀況;辨識闖入校園的校外人士。

   請以「學生不應該穿制服」為題,反駁上述資料,並陳述個人觀點。

  

【範文欣賞】學生不應該穿制服    

台北市陽明高中三年級 錢天聿(錄取重慶大學通信工程專業)

   我認為學生不應該穿制服。制服似乎已成為學生的必備,但處在青春,最美的年歲,制服更像沈重的包袱。引文中的論述分為兩部分──制服在傳統上的謬思和制服對他人的影響。

  其一,制服在傳統認知下,能提升團體凝聚力,更容易融入群體,並使穿上制服的所有人,明白自己的身分。引文提及空姐、警察的例子,說明出社會後,制服穿著是常態。但我們對團體產生認同感,並不是因穿有相同款項的衣服,讓彼此愛戴,舉例來說,一群血汗勞工日日夜夜被壓迫,就算穿相同的制服也不會因而感到光榮。此外,若須用制服來使我們體認是團體中的一員,豈不更表示我們對團體本就無多少認同?空姐和警察制服在身,是工作職場上要分別與他人的差異,學生並沒有這一類的需求。

  其二,制服對他人的影響,引文認為便服突顯社經地位差距,互相較勁,並連帶增加學校管理難度。我認為,若有人有心炫耀財富,並不是區區制服能阻擋。況且,成天與別人攀比,才容易受到排擠,誰願意與這類人交好?再者,校方因難以辨別校內外人士,為校園安全問題就規定學生要穿制服,那豈不是連老師們的衣服都須統一?老師沒有以身作則,卻以此要求學生,這個辯點難以服眾。

  制服象徵傳統的權力,是對自由的限制,是對個人思想的同化。我們的思想不應該戴上枷鎖,因此我主張學生不應穿制服。

天母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荒漠一頂頂圓帳撐起了印地安人偉大的部落,巫師將彩羽編成的「捕夢網」高掛帳裡,願這網能為族人去除夢魘,實現他們欲得之物。

進入學生生活以來,我的環境就越來越難遇到能以「輪轉」的台語進行日常對話之人,且似乎年歲漸長,情況也愈加嚴重。台語是我自幼便慣用之語言,在發覺台語的文字如此優美之時,我欲找尋更多的書籍、報導。但可惜書籍少之又少,專以台語文作品出版之報社、出版社更是半家全無,因此我的夢想便是開辦一間以台語文作品為主的書店。

在書店一家一家接連倒閉的現在,想開設書店或許能說是最不智的想法,更何況是本土語言;但仔細想想,台語書店是史無前例的創舉,且現仍會在實體書店出沒的人們,大多也是會願意支持這種理想的,因此我會募資以取得一開始成立的資本,以實體店面做為主要通路,透過電商平台擴大,進一步地拓展業務,朝著理想中的目標邁進。

閱讀台語漢字對受過九年教育的台灣人來說,就算不懂台語,大致仍能猜出文中之意,但要從完全不會說、聽,到會說會寫時在是件難事,因此開書店首要目標就是編一套能讓人從零開始學習台語的教材。

開書店的夢想起源,在於對台語的不捨,希望它能突破人對本土語言的偏見,讓我的母語能永遠留在這片土地。

/tmp/phprLup0e  


天母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翱翔於天上的巨鷹,不是永遠都順著風飛翔,總會有逆風而行的時候;帆船航行在海面上,不是永遠都行駛在風平浪靜的汪洋,有時難免會遇到狂風暴雨;人在追求夢想時,路不是永遠都平坦的,總會有崎嶇而陡峭的時候。當不同的意見發生衝撞,甚至帶來激辯及爭吵,我們必須省思:爭吵是必要的嗎?透過爭吵,將帶來如何的變化?

俗諺說:「舌頭和牙齒朝夕相處,也難免咬傷,何況是人呢?」一個完全沒有意見衝突的社會,不是和諧的,有時,人與人之間越爭吵,感情反而會越來越好。記得在其中一次的分組報告時,原本我們都分配好各自工作,但是在報告當天,負責做簡報的同學卻沒有完成,導致最後影響了整組成績,也間接破壞了彼此的情誼,後來我們相遇時只要一對上眼,就會感到非常尷尬。

為了避免這種尷尬的事,我靜下心來,開始反省自己,我才發現可能是自己要求他做的事太多了,所以才無法在時間內順利完成;其次,我也相信他不是故意的,因為如果換成是我的話,可能也無法完成吧!最後,我們終於解開彼此之間的誤會,再次成為要好的朋友!

    和好之後,我發現:真正對你真心的朋友,才會想要跟對方和好。透過這次的爭吵,我也發現,遇到衝突時,要心平氣和的跟對方說出內心的想法,好好溝通,如此才是維持良好友誼的不二法門。

/tmp/phpffHqr5  


天母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測國寫  #天母書院師資群作品

題目:「學生應不應該穿制服」是一個常見的校園議題,主張應該穿制服之論點如下:學生服裝相同,可幫助學生融入群體;培養對學校的認同感;避免學生奇裝異服;避免學生分心於穿著打扮;保護經濟弱勢生;是未來進入社會的事前訓練(如穿制服的護理師);掌握學生出勤狀況;辨識闖入校園的校外人士。

    請以「學生不應該穿制服」為題,反駁上述資料,並陳述個人觀點。

 

【範文欣賞】學生不應該穿制服   

台北市建國中學三年級 #鍾仕賢(錄取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 

  我主張學生不應該穿制服,首先,購買制服所需的額外費用會造成弱勢族群經濟上的壓力,不符合引文所述的保護弱勢;再來,據引文所言,制服可提升榮譽感,幫助融入團體,但榮譽感及團隊精神是穿上制服就能形成的嗎?我認為「感覺」及「精神」是「心靈」的領悟,而「心靈」的提升要經過溝通、學習和實際行動,不是靠簡單的一件制服就能有所改變。

  另外,引文提到「學生就該有學生的樣子」,不可穿著便服,不過以常理來說,學生該有的樣子應該是繽紛的、青春的、有活力的,但制服卻如一道符咒,封印了一切,讓學生看起來死氣沈沈、毫無精神;接著,引文認為穿著高中制服可落實校園控管及課堂點名,但是這是沒有效果的,若有心人士穿著制服混入校園更加難以辨識,要提升校園安全的根本作法應該是增設圍牆監視器和強化學生自身保衛能力,至於課堂點名仰賴的是師生雙方對於上課的熱誠,校方應該致力於提升校內學習風氣,而不是一味要求學生穿制服以方便登記缺曠。

  我認為一旦可以不穿制服,學生便能發揮創意並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打扮,有助於未來在社會上的適應力。綜合以上觀點,我也堅信,學生不應該穿制服,面對時代的改變,世界潮流的演化,傳統的教育思維也必須隨之推進,否則將被時間巨輪狠狠輾過、遠遠拋下。

(本文得分:19)

天母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白曾說過:「天生我材必有用」,只需要細心觀察,便能發現人人都是與眾不同的專家,每個人都希望肚子裡有墨水,大腦裡有豐富的內涵,能燃燒自己的光與熱,溫暖他人、照亮世界。

高手在民間,每個人都各有本領,我的本領是「當個開心果」,我時常在和朋友談天時逗得朋友捧腹大笑,這個本領使我在班上成為「小小人氣王」,和陌生人也比較容易成為朋友,他們和我聊天嬉戲時總是笑得合不龍嘴。擁有本領的人,就像飽滿的湯圓般,內餡飽滿、滋味甜美,能受到他人的喜愛。

我這個獨特的本領,或許是因為從小到大聽著爸爸「搞笑風格」的言語影響,才造就了我的「幽默」。我也會在和別人對話的過程中記住有趣的橋段,當和朋友對話時總是能派上用場,逗得我們倆笑到都快哭出來了!利用這種方法,就能交到更多的摯友。

    小學生年紀雖小,但志氣要高,智仁勇三達德,是小朋友應該培養的內涵,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專長,有些人或許還沒發現,不過一旦發現,就把它發揮到極致,小則可結交好友,大則甚至能幫助全世界,只要抱持著熱情與好奇心勇敢前進,絕對能成為「有料」的人。

/tmp/phpP1SVhR  


天母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類之所以文明,就在於會和彼此溝通,不論是魚雁的往返,或是話語的傳遞,皆是在表達自己的意見。爭吵也是另類的溝通方式,雖然較為激烈,但蘊藏著更豐富的情緒,也能夠單刀直入的表達心中的想法。

在一片湛藍的天空,飄浮著兩朵白中帶黑的雲朵,在兩者經過彼此時,先是摩擦出了第一道閃電;接著響起撼動大地的雷聲;然後兩朵灰雲便下起了滂沱大雨;最後只剩下灑落在天上的彩虹。爭吵對我而言就如同晴天、雨天的交替一般,是日常可見的景觀,但是反思爭吵後的收穫,才是我們面對爭吵的方法。

我也經常和家人爭吵,不論是因為睡覺或是起床的時間、打電動、穿衣服或是對學校老師看法……等生活瑣事,都曾引發和家人爭吵。曾經,我對爸爸抱怨同學的不好、小氣,但是他卻覺得我太愛計較,認定是我的問題,所以便展開了你一言我一語的口舌之爭。爭到最後,我們都不和對方說話,也不願意接納彼此的想法,只會在必要的時候才和對方溝通,直到時間沖淡了情緒,彼此都遺忘了一切時,才恢復原本的平靜。

雖然爭吵的事件已經被彼此擱置一旁,但是我仍然心有餘悸,對於那次爭吵事件抱持著:「是我還是他不對?如果我是不對的,為什麼不對?還是他只是希望我可以尊重他人?」等想法。經過一輪一輪的反覆思考後,我得出一個結論:如果我要表達一個可能會引發爭吵的意見時,必須謹慎的用詞,才可能說服對方。

       爭吵不一定會有一個對或錯的結論,但是都會有一則值得彼此思考的問題,雖然未必是對於爭吵的問題,終究是可以作為改進自己的一種想法。爭吵是發現問題的溝通方式,雖然會較直接,也可能造成傷害,但是卻讓人更容易明白問題的癥結所在。

/tmp/phpZktU7N  


天母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快樂是一碗又冰又甜的水果冰,它讓人想一口接著一口,停不下來;快樂是一隻正在玩毛線的小花貓,看著它,讓人感覺療癒,也令人百看不厭。快樂是眾人所追求的目標,它能讓人感到放鬆,快樂沒有形象,它能讓你忘卻煩惱和悲傷,也是我的本能反應。

  我們養了一隻白色毛茸茸的銀弧鼠,牠叫做白龍,背上有一條淺灰色的線條,每當我呼喚或拿出食物罐時,白龍都會興奮且快速地跑到我手上,撒嬌或討零食吃,有時也會在我手上洗臉、抓癢,轉來又轉去,像是拿鐵上的泡沫一樣,可愛極了!
  假日時,洗完的籠子後,我都會把白龍放在地上跑一跑,我希望能回籠子,但一直跟著我跑來跑去,我只好把放到我手上,這時候牠便會用頭不斷磨蹭我的手,甚至四腳朝天的仰躺在我手上,當我想把白龍放回籠子裡時,沒想到竟抓著我的手不放,真是一隻黏人又可愛的倉鼠啊!
  快樂是我和寵物之間心靈的溝通,白龍和我說不定有心電感應,當我陪玩時,我覺得很快樂,相對的,當陪我玩時,我也覺得很快樂,而我憂鬱時,白龍似乎也提不起勁來。白龍給我的啟發很大,讓我學到,人類可以和各種動物溝通,只要仔細的觀察們,就能發現隱藏在其中的樂趣。

/tmp/php9KZH4s  


天母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快樂就像一位天使降臨在所有人身上,有人在美麗的景色裡找到它,有人在美味的食物裡找到它,有人在精彩的卡通內找到它……,每個人的快樂都不一樣,即使做同一件事情,每一個人的感受也都不盡相同。
  我最喜歡做的事情是打電動,當長輩說:「可以打電動!」時,快樂就會突然跳出來,把所有無聊的心情拋到九霄雲外,我馬上跑出房間,這時我高興無比,感覺自己就要找到人生中的快樂了!打電動這件事我已經上癮了,所以每當打電動的時間快結束時,我總想要加長時間再多玩一點,繼續延長我的快樂。
  每天上學的壓力非常大,而我最近玩的遊戲就是可以打怪的遊戲,讓我發洩情緒,當我在遊戲中把不好的情緒發洩了,就會覺得置身雲端,可惜這種快樂稍縱即逝,一眨眼就過去了。但我也發現,原來發洩情緒也可以找到快樂呀!
  快樂的天使總是和人們捉迷藏,他的面貌變化多端,甚至會隱藏在痛苦中。其實快樂並不難找,只要做自己喜歡的事,就一定能找得到!

/tmp/phpXvyy02  


天母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昔日工作夥伴哲瑋老師,帶著新作品回來與老師們分享。
滿滿的喜悅,滿滿的祝福🥰

/tmp/phpoGIJ7G  

 

 


天母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